今天是國際不再恐同日,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, Transphobia, and Biphobia,這三個超級長的單字,第一個意思是恐懼同志,第二個恐懼跨性別,第三個是恐懼雙性戀。
為什麼訂在5月17日呢?那是因為,世界衛生組織WHO過去一直將同性戀列入「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」,直到1990年5月17日這一天,才正式刪除。同性戀不是疾病。
至今有超過130個國家在慶祝這個日子,透過網路串連,告訴身邊的朋友,我們要拒絕恐同。
恐懼不只是個人疑慮和害怕,恐懼是一種集體偏見,是一種集體暴力。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加害者。
常常,我們在生活中不經意的談話與互動,都在一點一點地放任這種偏見。說者也許只是玩笑,但對在意的聽者來說,那是會疼會痛的傷害。
「幹嘛那麼嚴肅?只是開個玩笑嘛。」然後,最終這種集體偏見,就在無數次的不經意中,變成有形及無形的強大暴力。
不再恐同日要捍衛的是:「沒有任何人,應該因為性傾向和性別認同,面對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。」
看不見的暴力,足以致人於死。
所以,我要說的是,別再拿任何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來開玩笑了。
真的,一點都不好笑。
有關國際不再恐同日:
http://dayagainsthomophobia.org/what-is-may-17th/